爆料革命|新中国联邦
澳大利亚喜农场官方网站

如何逃脱中共营造的“囚徒困境”

撰稿:鸡蛋灌饼

在上周五中共卫生系统宣布防疫“二十条”后,11月14日晚,距离北京不远的河北省石家庄市宣布,取消全员核酸检测,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不用再出示核酸结果,除了宾馆、景区等重点场所,不再查验72小时内核酸证明。

 

图|图片来自网络

消息一传出,在石家庄本地却貌似没有泛起任何涟漪,学校、幼儿园孩子的家长清一色开始“排队请假”,大街上一片肃杀之色,少有车辆和人员出行。

对此,境外媒体和自媒体人普遍解读为,经过三年多中共的洗脑,墙内百姓对新冠病毒普遍存在恐慌的情绪,无法理性对待病毒对身体的侵害已经非常微弱的事实。

然而,没过多久,网上又传出一些博文显示,学生和孩子“拒绝返校”可能是出于校方的统一安排,想要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先是被家长委员会“劝退”,随后班主任直接打电话沟通,劝家长配合学校“演戏”。

虽然上述博文的真实性无法判断,但根据笔者对墙内各地企业防疫措施的了解,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真实的。地方政府以“防疫主体责任”的理由强行要求企业、学校等实体去完成“清零”的任务,而在疫情遍布的情况下,这些实体只能主动停工、停产、停课,去杜绝经营范围内人员感染病毒的可能性。

事实上,在多数国家都已逐步取消新冠疫情紧急应对机制的背景下,除了一些只听“党”话的老人,墙内的人们对新冠病毒本身已经基本不再恐惧;他们恐惧的是,一旦接触“阳性”人群,之后引发的封控、隔离,以及带来的缺食少药、入室消毒等一系列麻烦和痛苦。“两害相权取其轻”,自我隔离在家起码相对安全和自由。

境外媒体的误读,说白了是一种“幸存者偏差”。这就跟很多外国人误以为中国人都是“粉红”是一个道理,当传出去只有一种声音,人们就会以为这就是事实,但现实并不一定如此。

而墙内人们的做法,可以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经济学分支“博弈论”有个著名的模型——“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这里做一个简单的描述:两个嫌疑犯,在被审判时分别面临两种不同的选择,认罪或者不认罪。如果两人都认罪,那么都正常判刑;如果两人都不认罪,由于证据不足就都被轻判;如果一人认罪另一人不认罪,则认罪之人当庭释放,不认罪之人被重判。最终结果,两人为了自己的利益,都会选择认罪,这个结果,被称作“纳什均衡点”(Nash equilibrium)。最终的结果对于两人的利益而言显然都不是最优解,但遗憾的是,上面的模型随着“嫌疑犯”的增加,所得的结果将无限趋近于这个“纳什均衡点”。

那么,是否真的无法逃离这个“囚徒困境”呢?从博弈论中我们可以找到解题答案,那就是“共谋”。当模型中的嫌疑犯达成共识死不认罪,则就可以达成系统的最优解,也就是所有人被轻判的结果。

要脱离“囚徒困境”,所必须拥有的必要条件就是信任彼此,共同进退。北京“四通桥孤勇者”的勇气固然值得钦佩,但白白牺牲的做法实在不可取。墙内“觉醒者”的最佳选择就是冷静下来,与外界保持沟通,充分掌握当下的信息,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在安全的条件下传播真相。在时机成熟时,一起行动,推翻中共这个始作俑者。而这,就是我们加入“新中国联邦”的重要意义所在。

作者:鸡蛋灌饼
编辑发布:小湫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平台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Abou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