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鸡蛋灌饼
11月11日当地时间下午时许,中共国各大媒体统一发布中共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下发的通稿《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文中说明:“对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不折不扣把各项优化措施落实到位”。
从表面上看,上述“二十条”对于疫情防控的政策原则,确实存在比较大的调整。那么,“二十条”究竟说了什么,对未来中共国防疫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图|图片来自网络
总体而言,“二十条”调整的内容共涉及四个方面:风险区及风险人群防控措施、入境人员及团体、医药资源、疫情应对等。
首先,针对风险区及风险人群防控措施,“二十条”一定程度上缩减了“集中隔离”的时间,或将“集中隔离”措施改为“居家隔离”及“居家健康监测”;只判定“密接”,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以往,墙内大部分省市针对这部分人群的“集中隔离”费用,还是以政府支出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而调整后,将大量减轻地方政府在这方面的经济压力,把隔离的成本转嫁到风险人群自身进行消化。
其次,针对入境人员及团体,“二十条”大幅度放松对入境人员及团体的防疫要求,比如需要登机前48小时内完成两次核酸调整为一次核酸、入境点和目的地不再重复隔离、“既往感染者”隔离期间只需“三天两检”即可等等。通过以上措施,可一定程度减轻国外人员及团体入境后所花费的时间和费用成本,略微缓解了其前往中国因疫情导致的顾虑和困扰。笔者猜测,中共想通过这种方式欺骗外商,减缓外资恐慌撤离对中共国经济带来的大幅冲击。
再次,医药资源方面,推进疫苗接种、减少核酸范围频次、强化医疗资源建设、加强药物储备、摸清脆弱人员底数,条目听起来很不错,但根据近期新闻及目前各地实际情况推测,这背后存在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减少核酸范围和频次同样证明了中央和地方财政已经无法支撑如此大规模、多频次的核酸检测,但为何仍要花费巨资去进行医药资源的建设呢?强制疫苗背后的利益链早已成为墙内公开的秘密,而在“二十条”中,针对药物储备方面刻意提到了中医药,让人不由得想起“国师”钟南山当年提倡的“连花清瘟”。与此同时,医疗资源建设和摸清人群底数又关联到各城市争先恐后建立“永久方舱”和维权人士“变红码”的场景,令人不得不毛骨悚然。
最后,疫情应对,“二十条”中再次强调大力整治层层加码,对随意封校停课、停工停产、“静默”封控、阻断交通、随意停诊等现象进行大力批驳,并强调加强物资保障、脆弱人群扶持、医药供应等方面;但同时又要求落实企业和辖区疫情防控,确保企业人员健康后返岗,防止疫情外溢等。既把各地防疫导致的民怨甩锅给地方政府,又要求防疫不得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流通,典型的“即当又立”,如此一来,中共国在“保持清零不动摇”的日子里,不仅仅“民不聊生”,“官不聊生”也将成为常态。
“二十条”自下发已近两天,无论从国务院还是各地方卫健委,对于防疫的具体措施并没有什么显著的变化。就连中共“国家卫健委”所在的北京,出行到各公共场所仍被要求24小时核酸证明;而对外窗口城市广州,仍是疫情爆发的重灾区。墙内的人们不该对中共存在任何一丝丝幻想,维护政权是这个党的终极目标,“劳民苦民”则是达成这个目标的必经途径。
撰稿:鸡蛋灌饼
编辑发布:小湫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平台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